目前分類:運動傷害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肱骨外上髁炎(網球肘)        [員林-禾沐物理療所]

網球肘的成因

網球肘的正式醫學名稱是「肱骨外上髁炎」,是肌腱炎的一種,意思是指伸腕肌腱的發炎,因重複性或突發性收縮,造成肌腱在骨頭附著處發炎,患處通常會發熱、腫脹和疼痛,常見於需要反手擊球的網球選手,所以才被稱為網球肘。

每當患者的手指、手腕或手臂用力時(例如提取重物或擰毛巾時),會引起前臂肌肉疼痛,患處外部腫脹。它是一種慢性勞損所致的痛症,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冶療,此疼痛病症會持續惡化,可導致手肘的活動能力受限,加速退化的惰況,甚至在休息時也會感到疼痛;嚴重者,發炎的軟組織可以擠壓到附近的神經線或導致周邊肌肉委縮。

 

較易患上網球肘的高危險人士

  1. 患者以40歲人士居多,工作上時常需要前臂經常用力旋轉、反覆敲打或搬重物的人,經常性重複工作步驟的人士,造成伸腕肌群重複且快速的收縮,時間一久,容易造成傷害而發炎。
  2. 運動員:包括網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高爾夫球等。

 

此外,還有一些特別因素會患上網球肘的機會:

  1. 頸部的脊椎骨及上肢關節移位,壓到神經線。
  2. 因為退化及軟組織柔韌性不足,便容易扭傷伸腕肌腱,引致發炎。

 

從手部外觀來看,手肘外上髁處有局部紅腫。理學檢查發現:

1. 外上髁除脹痛外,還有明顯的壓痛點。

2. 腕伸肌阻力測試,會有疼痛從外上髁傳導到手腕處;被動做腕屈曲時,疼痛感轉為緊繃。

3. 手肘伸直彎曲皆有明顯受限。

物理治療方法

目前常見的物理治療方法,大致分為以下數種:

1.冷、熱敷:急性期先採取冰敷,降低發炎。待腫脹消除可採取熱敷,減少肌肉緊繃,促進血液循環。

2.徒手治療:腕伸肌群治療應減少肌肉纖維化,增加組織延展性,評估是否有代償受損肌肉,一併治療。

3.關節鬆動術:避免肘關節囊沾黏,增加關節活動度。

4.電療:降低疼痛,促進肌肉纖維修復。

5.貼紮法:促使腕伸肌放鬆

6.自我運動:訓練腕伸肌的肌力以及自主肌肉的牽拉。

牽拉的動作:患側手打直,另一手握住患側手,往掌側牽拉,停3秒放鬆。一天2回,每回10次。

牽拉的動作牽拉的動作:患側手打直,另一手握住患側手,往掌側牽拉,停3秒放鬆。一天2回,每回10次(圖左)。 圖/詹士篁提供

肌力訓練:將手置於桌面上,握住裝水寶特瓶,手腕上抬,然後放鬆。一天2回,每回10次。寶特瓶裝水量,以動作不會感到不適為主。

 

肌力訓練肌力訓練:將手置於桌面上,握住裝水寶特瓶,手腕上抬,然後放鬆。一天2回,每回10次(圖左)。寶特瓶裝水量,以動作不會感到不適為主。

盡快接受正確的矯正治療, 往往因為病情拖延愈久, 相對地治療時間也愈久。

 

 

預防方法

1. 在長時間的工作或運動時,應在運動或工作進中予以多次的休息,並在運動或工作前後施以伸展運動以減少症狀產生。

2. 注意日常工作或運動的姿勢,切勿長時間重複或過度做同一運動,有需要時可配戴手肘護具

3. 做任何運動前,應做好手肘、手腕的伸展運動,減低受傷的機會。

4. 球類運動的愛好者(如網球員或羽毛球手),運動時必須姿勢正確,每次練習不得超過1小時

5. 家庭主婦買菜時,盡量使用手推車,少用提籃;以手提重物時,必須注意手腕姿勢,不可背屈。

6. 注意正確握鍋鏟、菜刀等工具的的姿勢,手腕可稍彎曲,減少手部受力。

7. 拖地時,腿部略彎,以腰腿力量帶動肩膀、手臂,而不是只用手臂的力量來拖動。

8. 因工作所引起之網球肘應立即減少工作量,以免病情惡化

 

 

 

From:

http://www.hongkong-chiropractors.com/tennis-elbow.html

http://health.udn.com/health/story/5967/1415512

http://www.good-bone.com/tennis-elbow/

http://www.aidmytenniselbow.com/_img/tennis-elbow-physical-exam.png

https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b/bb/Tennis_Elbow.png

https://s-media-cache-ak0.pinimg.com/originals/80/18/3f/80183fbd5bb88fab53bc2dc24c876d29.gif

 

 

 

 

文章標籤

禾沐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5步護膝 遠離慢性病

600_250   

膝關節是人體下肢主要負重的關節,所以退化性關節炎及軟組織磨損是常見的病變。而膝關節的穩定性是由腰椎神經支配控制,加上膝蓋周圍主動肌肉收縮和關節周邊韌帶被動保護。

一般人常會採取不當的姿勢,而過度使用膝蓋。例如常以跪姿打掃地板、或站立煮菜,甚至爬山等,且像掃街拜票過度行走,都是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,以及肌肉過度的使用而老損,使膝關節提早退化,產生行走不穩定及無法走久等狀況。

行走時,關節會發出咔咔的聲響。時間一久,不只無法長時間行走,也造成體能下降,如此一來,將間接導致「三高」慢性病症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逐漸累積。但如果本身已有「三高」或心血管疾病的問題,會增加如中風、洗腎等併發症的風險。

在這樣惡性循環之下,終至全身機能的衰退。可見得從一個膝關節退化,稍微不慎,將會演變成其他問題的產生,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,不可輕忽。

◎針對膝關節保健觀念,在此提供下列「五保」建議,讓大家簡單又成功「護膝」大作戰。

●保重:保持正常的「身體質量指數(BMI)」不超過25,但也不可以低於20。(BMI的計算公式是以「體重公斤」除以「身高公尺」的平方)

●保溫:秋冬季節外出或是曾患有膝關節受傷病史,參與較激烈活動時,需要加上護膝,以加強穩定性。

●保力:強化四頭肌及臀肌肌力,如半蹲60度,或是在床上做抬臀運動(呈水平即可),維持15秒,一次6回,加強肌肉力量,以減少關節的磨損。

●保軟:每天例行伸展大腿後側肌肉及大腿外側肌肉,如站姿下,雙腳交叉,執行身體側彎動作。

●保穩:跌倒會加速膝關節退化,所以每天單腳站立30秒,一次6回,可增加站立平衡及協調動作功能。

膝關節保健需要多管齊下,不可偏廢,唯有正確的觀念,隨時加強肌力,也可以適當補充保健食品,並且減少跌倒的風險,才是長治久安之道。

 

 

參考資料:振興醫院,自由時報

文章標籤

禾沐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認識扭傷拉傷

這個足球員的圖,就很清楚地展現了,在肌肉的部分受傷屬於”拉傷(Strained)”,而在韌帶的部分受傷就屬於”扭傷(Sprained)”

必懂!認識扭傷與拉傷

這兩個運動傷害常見的名詞,一個是扭傷(Sprain),一個是拉傷(Strain),不僅僅是中文很像,連英文也只差一個字,那到底兩者有什麼不同呢!?

其實兩者的受傷機轉是很像的,只不過受傷的部位不同!我們先來找一下這兩個字的原始定義:

1. 扭傷(Sprain)A sprain, more commonly known as torn ligament, is damage to one or more ligaments in a joint, often caused by trauma or the joint being taken beyond its functional range of motion---Wikipedia

2. 拉傷(Strain)A strain is an injury to a muscle in which the muscle fibers tear as a result of overstretching. ---Wikipedia

 

簡單來說,扭傷就是韌帶受傷,拉傷就是肌肉或肌腱受傷!而受傷的機轉(mechanism),通常都是因為忽然的一個外力,造成身體的組織受傷,而導致組織發炎、疼痛或者肌肉無力與活動度下降,通常按照正確的保護、休息、冰敷、壓迫與抬高(P.R.I.C.E.),並配合復健訓練,皆可以使組織快速復原,除非受傷太嚴重才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處理。

 

 直接舉個例子來說,最常見的扭傷莫過於腳踝扭傷了!

 

   當一般人的腳踩到一個不平穩的地面,腳踝容易因為結構的關係導致內翻(Inversion),就是腳底朝內的翻轉,而此動作容易造成腳踝外側的韌帶拉傷,分別是前距腓韌帶(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),跟腓韌帶(calcaneus Fibular Ligament),後距腓韌帶(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)。

 

   而拉傷,通常是身體做忽然做一個較大的動作,造成肌肉強烈收縮,但卻因為肌肉強度不足或者力量太大,造成肌纖維的損傷,稱之為拉傷。例如一個短跑選手,忽然從起跑到衝刺的過程,會造成腿部肌肉強烈的拉扯,導致撕裂傷;或者另一個常見的是在健身房,有些人想要挑戰自己的極限,自己可能可以舉起10公斤的重量,但忽然想挑戰30公斤就很有可能會造成肌肉拉傷,甚至其他更嚴重的傷害,而肌腱發炎,也是屬於拉傷的一種噢。

 

無論是拉傷或者扭傷,都有等級程度的區分

等級1的拉/扭傷:組織纖維受到拉扯,但是沒有撕裂的產生

等級2的拉/扭傷:身體組織受到撕裂傷

等級3的拉/扭傷:身體組織完全斷裂

       基本上如果有完善的運動前熱身與運動後收操,再加上適當的運動監控,可以將運動傷害的機率降低到最低,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,活到老,運動到老!

 

參考資料:肌內效協會

  

 

文章標籤

禾沐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